母親賦予了人類生命,父親則給予姓名。人的一生開始於生命的誕生,終止於死亡;而姓名,死後還將源遠流長。生命是個體化的,它更接近自然;而姓名則富含集體屬性歸於法則。生命無法定義,而姓名本身就是定義。

對人生基本元素的思考意味著父母不光帶來了孩子的生命,還是圍繞著孩子所有的生物和文化生活,他們像理想的兩極,界定了孩子所有的心理內涵。確實,父親在孩子人格的塑造中舉足輕重。所以,古代宗教中將世界的創造者稱作“父神”絕不是偶然。

雖然有些女性懷念和父親相處的時光,還有少數幸運的男性清晰記得和父親共度的童年時光,他們甚至會說:“當父親走進來,我的房間立即灑滿了陽光”。但相比母親,父親的貢獻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事實上,做一個父親,真正的父親,遠比看上去難很多。

那麼,什麼樣的父親不是好父親呢?

第一種:缺席的父親。
有些父親因為工作的原因不能和孩子住在一個城市,我說的不是這樣的父親。我說的是就算在家也從不和孩子互動的父親。舉個例子:當父親終於忙完了工作回到家中時,他選擇看電視,而不是和孩子說話或玩耍。

第二種:像“孩子”一樣的父親。
他們好似妻子的另一個孩子。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樣的父親不夠成熟,他們從來沒有在心理上脫離母親。對他們而言,妻子不過是另一個母親。如果童年早期和母親的關係較好,他將對妻子言聽計從;如果不太好,他們甚至會對妻子和孩子拳腳相加。

第三種:無效的父親,是一種弱小和失職的父親。
他們苛刻的讓孩子服從,意圖不過是補償自己的弱小和缺乏經驗,他們是一種所謂“強大”的父親,只有孩子的服從才能讓他們開心。他們不知道,沒有威望的權利不過是自私和可笑的面具。顯然,只有內心真正強大的人,才能成為強大的好父親。

或許當今社會男性喪失了毋庸置疑的地位,所以,父親們的處境才越來越艱難。西方社會許多男性都遇到了困難。在心理治療更加普及的西方,40-50%的病患都是男性。他們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缺乏性能量。當然了,一個缺乏自信的男人很難成為一個有效的父親。

現在,讓我們看看,父親遇到的基本困難到底在哪裡。事實上,父親和孩子的關係確實沒有母親的那麼自然和明顯。嬰兒在子宮中孕育,出生後也依賴母親的照顧得以存活,他/她自然​​與母親最親。而當父親浮現在孩子的意識領域時,孩子首先會覺得父親是個“陌生人”。簡而言之,父親的困難處境具有生物學的原因。

另一方面,上述情況也是讓父親角色如此關鍵的原因。

1、當孩子“發現”父親時,他/她就從和母親全然未分化的世界中成長起來

(一般開始於出生後的5-6個月,接下來的幾個月逐漸發展完全)。

與父親的相處經驗,讓孩子察覺到周圍一個“不同於母親”的人,母子共生的關係變成了三人關係。父親的這個特性,讓他成為了新奇的代名詞,超越了所有家庭環境和母親能帶來的新奇(甚至在今天,依然是這樣),所以,無論男孩還是女孩,父親鼓舞著他們探索、分析和理解著這個世界。所以,這個階段,父親的“出現”至關重要,也就是說,“他的存在”就已經帶給了孩子巨大的財富。

2、孩子開始走路和說話時,他/她的“發現”精神達到了頂峰。當孩子開始用一種新方式(走路和說話)接近現實世界時,和父親的關係就產生了。父親引領孩子“區分和比較”,逐漸構建對世界初始和粗糙的知識體系,而這些都是理性的萌芽。

所以,這個階段父親的陪伴帶給孩子一種嶄新的關係,一種新能力—用詞語分辨外在世界的能力。大家都知道,在母嬰的世界中沒有詞語,她們僅僅通過軀體語言的管道彼此溝通,這一切說明了什麼呢?它說明母親引領孩子進入了情緒和無意識的王國,而父親則帶孩子進入了思想和現實世界。

3、父母功能另一個重要的不同出現在孩子2-5歲之間。2歲前,孩子愛的客體是母親,他/她在無意識的模仿著母親,父親則沒有那麼重要。2歲時,小女孩開始和父親更親,她開始建立未來心目中“理想男人”的模型,她也通過父親了解到自己其它的女性面,此前和母親的交往中,她的女性面中更多的是對母親角色的理解;小男孩則依然和母親更親,但是,他也幻想父親阻礙了自己得到母親更多的關愛。所以,父親不僅成了小男孩模仿的對象,於此同時,他還變成了競爭的對手。於是,父親成了害怕、嫉妒、崇拜的對象。

顯然,這個階段父親的行為表現對孩子的一生至關重要。有些小女孩開始“勾引”父親,父親也同樣開始“勾引”她。另一些對此感到害怕的父親,逐漸對女兒冷酷和疏遠起來。而有些小男孩的父親變得嫉妒,與孩子競爭,他們的行為變得比孩子還要幼稚。

這個階段,如果父親足夠溫和成熟,“遊戲性”的競爭對小男孩很有必要。它能幫助小男孩提升自己的心理能量,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有限性並接納挫折;也能給予小女孩男性化的溫柔,補償她無法成為父親眼中“和母親一樣的人”的缺憾。和父親的遊戲將帶給孩子重要的體驗,樂趣就在於它是一種能量的提升,一種主動性的快樂;相反,和母親互動中孩子獲得的是一種被動性的快樂,主要的過程是一種能量的釋放。父親帶給孩子的遊戲新體驗從孩童時代開始就非常必要,否則成年後,孩子每次能量的提升都會引發焦慮。

4、另一個人生決定性的時刻,是孩子開始對“神秘的性”感興趣的時候。此時父親的參與依然非常必要,雖然他的責任大部分是教育自己的兒子。顯然,女孩應該讓母親引領進入性的領域。

對男孩的教育,父親當仁不讓,他的教育方式可以在簡單委婉的基礎上保持真誠,這種體驗將賦予男孩所有的人格一個堅實的骨架。通過兩個成年男性彼此註視的眼神,男性的身份認同正式的達成了。

對女孩來說,這個階段父親的短暫缺席並不會影響他在女兒心中的形象。如果父親是一位真正的父親,他就早已成為了女孩心目中堅強、智慧、不可替代的理想男人的化身。因為對她來說,父親早已成為了一種論理典範,締造了她的世界觀。


下面,給所有父親一些最重要的建議:

父親們,請盡量,盡量多的陪陪孩子;別讓孩子的世界“全是母親”;盡可能遠離電視;遠離電子遊戲和電子玩具。如果孩子需要,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父親(孩子很小就需要你)。

父親該對孩子做什麼呢?

父親可以讀童話故事,海闊天空的創造自己的故事,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編童話;和孩子玩耍,創造新遊戲;和孩子畫畫,但別教他們怎麼畫(孩子都是藝術家);刺激孩子飢渴的好奇心,展示簡單的自然現象(舉個簡單的例子,把勺子放到火上,讓他們看上面的水滴如何消失,他們會覺得爸爸是偉大的魔術師,後來還會覺得你是​​科學家);在孩子遇到難題的時候幫忙(盡量少一些)解答等等。

顯然,簡單的幾句話無法總結生命中父親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母親的面前。如果用心理學的角度看看父母的最大不同之處,那麼我認為:

母親的愛是一種“無論你做什麼,我都愛你”的愛,它的副標題是“你永遠是我的” ;相反,父親的愛是一種“你表現好我才愛你”的愛,它的副標題是“你永遠是你自己的”。因為,依靠母親教會孩子如何依靠他人,然而,依靠父親則教會孩子如何依靠自己。

 

 

本文作者:DR. Mauro (馬龍)   翻譯:方雲蘭
資料來源及版權所有: baobao.sohu.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