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家長教育孩子要看心情,心情好的時候怎麼都行,孩子的一切不良習慣都可以視若無睹,但是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對孩子各種數落,這也不行,那也不如別人,早知道這樣當初要你幹嗎?總是不管多難聽的話都會隨著你的狀態飄到孩子耳朵裡,並且這樣的行為還不是一次兩次,甚至孩子都能背出你要說的話,你知道這樣做對孩子來說沒有一點益處,只有毀滅,你看看你是不是正在做呢?



一、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沒有人欣賞他

總說孩子學習不行,長相不怎麼,和同學小朋友的關係又處理的不好,乾家務也不會做幾樣,做事馬虎,粗心,自己天天為孩子當牛做馬的伺候著……總之,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一個地方是值得驕傲的。



二、經常拿比和其他“叻”的人比較

孩子最怕家長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比,小丹小時候喜歡彈鋼琴,她爸爸媽媽也沒有想讓她對鋼琴有多深的造詣;只是作為一個興趣就可以了,所以她有時間的時候就練,沒時間的時候就不練,爸爸媽媽從來都不會因為練琴的事情批評她。

小丹家前面的那棟樓裡也有一個小朋友在學鋼琴,幾乎每天都會練至少2個小時,小丹嬤嬤每次聽到那個小孩練琴,就會過來嘮叨一番,你看看人家,每天都堅持練琴,你這都幾天沒摸一下鋼琴了,每天一頓嘮叨,讓小丹覺得自己真的不如那個孩子,其實小丹在其他的方面都特別優秀。

直到現在他們也不知道前面那棟樓裡的孩子是誰,其實小丹奶奶在用一個假想優秀的孩子和小丹比較。但是奶奶這些話對小丹這樣一個不到10歲的孩子來說,最具打擊力和摧毀力,是毀孩子的王牌語錄之一。

三、把自己塑造成為家庭犧牲者的形象,使孩子產生罪惡感
總是聽到媽媽會說,自從有了你,去連電影也沒看過,我為你真是操碎了心,都纍出病來了,身體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還不能好好的休息一下;如果不是為了照顧你,在單位不能全力以赴,所以事業上也沒有什麼大的發展。生活裡自己像個黃臉婆一樣,再順帶著把孩子的爸爸各種不是數落一下。這樣的話孩子聽多了會產生負罪感,甚至無法積極面對以後的人生。

四、和孩子說話時使用命令式的口吻,而非商量的口吻,音量經常在70分貝以上,甚至還會配上一些挖苦諷刺的話
例如”你真蠢“、 “沒見過你這麼傻的“、”我怎麼生了你” 等等。父母經常用命令的口氣對孩子說話,叫孩子做事,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很難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而一直在命令中做事的孩子,會缺乏主動性,容易形成懦弱的性格,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可是只要是有孩子的地方,就可以聽到父母命令式的表達。在很多家長的意識中,孩子什麼都不懂,做家長的管教孩子是理所當然的。他們認為,對孩子發號施令是做父母的權利,孩子還小,需要父母給他們指示和命令。有的家長還會為了維護自己作為父母的威信,刻意去塑造一個高高在上的家長形象,對孩子的口氣也是命令式的。

五、孩子沒有自由,他的一切都由你來決定
他的行蹤你要密切注視;他如果有日記,一定要設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審查。這樣做能讓他感覺自己是一個受人操縱的木偶,從而對自己失去信心。清清認識一個媽媽,每天把孩子放學的時間了解的一清二楚,只要是到了放學時間,就立馬給孩子打電話,如果孩子沒有接就急的抓耳撓腮的到處問。有時候孩子可能只是放學了去看一下學校的某個感興趣的活動,或者老師安排了一個什麼任務,沒顧上和家長說,這個媽媽就開始上串下跳的到處找,這樣會讓孩子覺得很壓抑,連個喘氣的時間都不給孩子,會窒息的。


六、遷怒於孩子
如果工作上遇到不順心的事,回來後就不自覺地衝孩子發脾氣。不弄清楚原委,一有點事就教訓孩子,甚至總翻舊賬,幾百年前的事情都給翻騰出來說,孩子再委屈,都不允許他申訴和流淚。如果孩子委屈的哭了,又是另一番教訓,說孩子沒出息,這麼點破事就知道哭,並且又用命令的口氣對孩子不許哭!這樣做會嚴重地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增強孩子的自卑感。

七、當眾出孩子的醜
前6條都是在家庭裡的”單練”,真正要徹底“毀”他,這第7條才是殺手鐧。老話總說當面教子 ,但是我奉勸那些父母,時代變化了,你也應該改變了,老一套留下來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今的時代了,現在的孩子成熟的早,受外界的影響多,可獲取信息的渠道多,他們非常講究尊重和民主的,所以當你當著外人(或同學或親友或鄰居)批評他、罵他,讓他無地自容。從心理學角度講,這樣做會讓孩子產生懼怕社會的心理,產生自慚形穢的念頭。
以上7條如果在你正在做,那這個孩子基本快被你毀了,該是自我檢討的時候。只要你及時停止,還有建立自信和希望的機會,如果你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那對不起,等孩子大了,你老了,看看到底誰該為這個行為埋單?

資料來源: baobao.sohu.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