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因為不會說話,沒辦法語言溝通,所以有時候他們稍加煩躁不聽話一點就會讓媽媽們手足無措。
那如果是情緒暴躁+食慾不振+睡眠不佳+ 發燒腹瀉 ……這些症狀一起出現,想必媽咪們更是要如同世界末日來臨般崩潰了!

其實,排除疾病因素,還有一種原因可能也會讓這些症狀同時出現,且只是寶寶生長發育的一個正常過程。那就是——寶寶的萌牙時期。在這個階段,不同的寶寶出現的症狀組合也有所差異,但無論出現哪一種,媽咪們都要給予足夠的耐心和包容,才能幫助寶寶平穩地度過這個時期。

寶寶“萌牙的徵兆”一般會提前1~2個月出現,如果沒有及時恰當的處理,這些症狀也許會拖得更久一些~

徵兆1:口水流得特別多
寶寶出牙時會刺激牙齦神經,從而引起唾液腺分泌增加,寶寶就會出現流口水的現象。有些寶寶會分泌的比較多,導致嘴部周圍的皮膚在口水的不斷刺激下,變得粗糙皸裂甚至長出皮疹。
【對策】:可以準備一塊柔軟的棉布,用蘸溫水的軟毛巾擦去口水,動作一定要輕柔,避免擦破皮膚引起感染。也可在嬰兒睡覺時,用溫毛巾輕擦局部後,塗些潤膚露防止皸裂。

徵兆2:牙齦紅腫、疼痛
有時候你會看見寶寶的牙齦部位有些青紫或者紅腫,偶爾還會出現血點。嚴重時牙齦腫痛還會波及到耳朵和臉部周圍的部位,此時寶寶會出現揪耳朵或者揉臉頰的小動作。
【對策】:可以給他一些有一定硬度的涼爽的東西按摩牙齦。比如,乳牙萌出之前可以給他一根冰凍的胡蘿蔔條或者黃瓜條,不過乳牙萌出之後就不要用了,防止寶寶咬下之後噎著。

徵兆3:啃咬任何入嘴的東西
從咬自己的小手,到咬媽媽的乳頭,甚至是咬陌生人的手指。他會啃咬任何入嘴的東西,去釋放牙齦內部的壓力,讓自己感到舒服一點。
【對策】:媽媽可以在手指纏上濕紗布,輕輕給寶寶按摩牙齦。平時也要多留心寶寶的舉動,如果發現寶寶咬嘴唇就要及時制止。

徵兆4:煩躁易怒
乳牙慢慢頂出牙齦時,疼痛可能會加劇,寶寶不能用言語表達痛苦,就會變得煩躁易怒、愛哭鬧,媽媽們也會感覺孩子沒有之前那麼乖了。
【對策】:可以讓寶寶咬磨牙棒,轉移其註意力,同時還要用語言和擁抱給予寶寶情緒上的安撫。

徵兆5:食慾不振
長牙的寶寶在餵奶時常變得浮躁不定。他可能因為很想塞個東西進嘴巴而顯得急欲吸奶,但一旦開始吸奶又會因為吸吮的動作而使牙床疼痛,這會讓寶寶拒絕食物。
【對策】:因為牙齦腫痛,寶寶可能不願意吃較熱的食物,媽媽可以給寶寶一些涼爽的流質、半流質或者軟食。吃奶瓶的寶寶可以適當把奶嘴孔調大,易容易喝到又不嗆奶為適宜,實在不願意吮吸,可以改為用杯子或勺子喝。如果寶寶拒絕進食的情況嚴重,就要帶去看醫生了。

徵兆6:腹瀉
有些寶寶出牙時會有腹瀉。這是因為寶寶出牙時,會有過多的口水,而吞食的過多唾液,可致食慾略低,或大便偏稀。
【對策】:讓寶寶多喝水。當寶寶大便次數增多、但水分不多時,應暫時停止給寶寶添加其他輔食,以粥,細、爛麵條等易消化食物為主,並註意餐具的消毒 ;若次數每天多於10次、且水分較多時,應及時就醫。

徵兆7:發燒
有些寶寶出牙也會伴發熱。其實,發熱僅是一種症狀,本身不是一種疾病,代表人體針對炎症的反應,是好現象。感染、創傷等都可引起炎症反應,出牙就是小創傷過程。
【對策】:只要體溫不超過38℃,且精神好、食慾旺盛,就無需特殊處理,可自行緩解消退;如果體溫超過38.5℃,並伴有煩躁哭鬧、拒奶等現象,則應及時就診。

徵兆8:睡眠可能受到影響
萌牙影響睡眠的情況最容易發生在萌出第一顆牙和磨牙時,疼痛會讓寶寶突然在夜間醒來,這時不要急著哄他或餵食,看看他自己能否安定下來。
【對策】:這樣的情況並不會持續很久,請保持耐心,採用上述方法,盡可能地安撫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