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游泳好處多
嬰兒游泳是1歲內的嬰兒在專用安全保護措施下,由經過專門培訓的人員操作和看護,在出生當天即可進行的一項特定的、階段性的人類水中早期保健活動,分為有次序、有部位、有技巧的嬰兒水中撫觸、被動游泳操和自主游泳兩部分。
嬰兒游泳的好處
1.刺激並促進腦神經發育,顯著提高智力水平
我們知道,大腦神經與身相身體各部位的末端神經相連,因此嬰兒在水中進行自由的大運動時,各種動作直接受神經系統支配和調節,而肌肉和各關節的活動又反過來刺激大腦皮層神經,從而促進大腦功能的快速發育,使大腦對動作反應更加敏捷。
2.建立嬰兒對新環境的安全感和信賴能力,培養自信心和適應能力
在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嬰兒,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大都缺乏機智和情感表達能力,因此,對嬰兒來說智力開發最重要的就是削除其對環境改變所產生的不安全感,而嬰兒游泳再造了子宮羊水環境,使嬰兒漂浮於失重的水中,並逐步感覺在新的環境中能自由伸展肢體的安全和快樂,以達到幫助嬰兒適應不同的內外環境,樹立自信心和適應能力的目的。
3.提高嬰兒感覺細胞的敏感性和身體的協調性
嬰兒游泳時,在水溫、靜水壓、浮力和水波衝擊等多種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引起嬰兒全身皮膚、關節,包括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的一系列良性反應,加強了對嬰兒各感觀系統的刺激,促進動覺、味覺、聽覺、觸覺、平衡覺等綜合信息的快速傳遞,從而提高反應力,促進各器官協同配合來完成各種動作。
4.提高空間想像力、推理能力和數學能力
有研究表明,音樂除能刺激聽覺的發育外,還能刺激大腦前肢的發育,從而促進大腦兩個半球間的交流,加速大腦中負責和處理空間、推理、語言、學習和記憶等高層次智力活動的區域。
5.促進食物消化吸收,減少不良睡眠習慣
嬰兒游泳時身體不停的運動與水波的衝擊等作用,讓嬰兒身心舒適,精神放鬆,嬰兒的和胰島素的水平顯著升高,因而增加了腸胃的蠕動,幫助食物消化吸收,從而增加食慾,更全面的吸收營養,另外游泳還會消耗一定的體力,所以,游泳後寶寶睡得更好,有利於建立有規律的睡眠。
6.促進身高和體重增長
由於水的浮力作用,嬰兒在水中可輕易的做出如滑動雙臂、伸曲雙腿和擰腰等大動作,以促進血液中的營養和氧氣更快的輸送到骨骼和肌肉組織中,促進體內生長激素水平的升高,從而使嬰兒生長速度加快。
7.加速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
嬰兒在不由自主的做全身運動時,雙臂自動划水,如同擴胸運動,能加深呼吸,增大肺活量,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增強心肌收縮率,起到強身健體,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嬰兒游泳前的準備
寶寶的準備看寶寶是否吃飽,通常要給寶寶做嬰兒游泳應該在吃奶後半小時到一小時左右,另外,還要觀察寶寶是否高興,是否剛睡醒,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在寶寶心情愉快的情況下才進行游泳活動。
用具準備
在進行嬰兒游泳之前,請媽媽們準備如下用具:
1、寶寶專用浴巾(要乾燥、不用太大,以可包裹寶寶全身為適合)
2、一小塊方巾、另準備一塊幹的毛巾備用;
3、臍帶沒有脫落的寶寶,還要準備用於清理肚臍的75%酒精、消毒棉籤等物品;
4、寶寶洗髮液、寶寶沐浴露、嬰兒油、嬰兒爽身粉;
5、寶寶將要更換的衣服、紙尿片等;
6、水溫計、充氣90%的嬰兒游泳專用水泡(救生圈)、一個可在水中漂浮的玩具;
環境準備
盡可能選擇固定的時間,進行嬰兒游泳。游泳時播放輕柔的音樂,讓寶寶有一個放鬆的環境;可選擇家裡的浴室,方便嬰兒游泳時的給水和排水;由於有的家長認為浴室裡的空氣不好,所以也可選擇客廳、露台作為嬰兒游泳的場地,一家人都可以觀看寶寶有趣的姿態,同時方便拍照和拍攝錄像。
但是,建議家長還是以浴室使用為主,一是水池容量較大,客廳和陽台給水和排水的條件都不方便;二是浴室空間小,比較容易保障環境的溫度,避免寶寶著涼,尤其是冬天。三是避免萬一嬰兒水池漏水,給家裡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操作者準備
操作者最好是兩個人,在操作之前,請先洗手,修好指甲緣,摘掉手上的飾物,以免刮傷寶寶。這樣嬰兒游泳的準備工作就做完了。
嬰兒游泳的正確水溫
1、初生出生(第2天至10天內)嬰兒游泳的水溫應在37~38度;
2、出生10天以後的水溫緩慢降低;
3、夏天溫度控制在35度左右;
4、冬天的溫度控制在37度左右;
5、春秋兩季天涼的時候控制在36度。總的來說嬰兒游泳的溫度應在39度以內,33度以上。
水溫過高游的時間短,太燙嬰兒會不適應而啼哭,最合適的溫度應是嬰兒背頸部溫度,這也是嬰兒表皮最高溫度。
嬰兒游泳的注意事項
游泳時間不宜過長家長要控制好寶寶在水中的游泳時間和運動量,並不是游得越久越好。
嬰兒第一次游泳7分鐘就可以了,以後可根據情況適當延長至15~20分鐘,最長不宜超過30分鐘。同時要掌握好寶寶在水中的運動量,既不要漂浮著不動,也不要一刻不停地運動四肢。
如果游得時間過長,或在水中運動過多,會造成寶寶一定程度的疲勞,嚴重的還會出現虛脫現象。游泳時給寶寶一定的主動性,在寶寶游泳的過程中媽媽和寶寶的安全監護距離要保持在一臂之內。媽媽不要手抓水泡(救生圈)來回移動泳池中的寶寶,可以握住寶寶的手讓寶寶在水中移動。
3個月以上的寶寶在游泳的過程中,媽媽要盡量避免寶寶在游得高興時雙腿向前蹬泳池壁,造成身體後仰。
游泳後要注意休息游泳後用浴巾包裹好孩子,並將孩子的身體擦乾,然後塗一些嬰兒護膚品,給孩子做全身的按摩。休息片刻後再飲水或吃奶,以緩解寶寶的疲勞。
從游泳室出來,要吹乾寶寶頭髮,注意把孩子包裹好,不要著涼。孩子回家後要好好休息,注意觀察孩子的睡眠、吃奶情況 、精神狀態及大小便等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向醫生或游泳訓練老師反映。
哪些嬰兒不適合游泳
1、Apgar<8分的新生兒
2、有新生兒並發症,或需要特殊治療的嬰兒。
3、胎齡小於32週的早產兒,或出生體重小於2000g的新生兒,在足月(37-40週,視嬰兒身體健康發育狀況而定)後或體重5000g以上游泳較為適宜。
4、皮膚破損或有感染的。
5、感染、感冒、發燒、拉肚子、腳易抽筋、身體異常者、免疫系統有問題、呼吸道感染(具傳染性)。
6、注射防疫針至少24小時後方可洗澡或游泳。
7、濕疹局部有感染或非常嚴重的不適宜游泳。
嬰兒游泳時哭鬧該怎麼辦
寶寶的哭吵主要是因為在游泳訓練的初期階段以對於陌生的水溫、水波刺激以及水中的四肢運動和水中失去重漂浮的感覺的不適應引起緊張所致。只要讓寶寶進行正式練習前有一個熟悉水溫、水中感覺的準備期,讓寶寶進入水中,逐漸記憶起這是媽媽宮內羊水環境,適應水中感覺後,寶寶臉上安寧、陶醉的表情告訴我們,寶寶很喜歡游泳這項運動。也可以嘗試用橡皮奶嘴或水中漂浮的充氣小玩具之類的東西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如果已經做好了以上註意事項,寶寶仍然哭吵,首先,應該立即將寶寶抱出水面,並進行語言和動作安撫;其次,要尋找寶寶啼哭的原因。嬰兒游泳時啼哭的原因有多種,口乾、飢餓、困累、大小便,都是嬰兒啼哭的原因,要具體分析。
常見的有下列幾種:缺乏安全感初生之犢不畏虎,剛出生嬰兒游泳一般不會有害怕的感覺,所以6個月前一直堅持游泳的嬰兒,6個月後一般都不會有怕水的概念,因為已經適應了。有個別的嬰兒因為間隔時間長了沒有游泳,會有缺乏安全感的感覺,會啼哭,這時我們應該這麼做:在水中握住他(她)的小手,用語言轉移其註意力,然後慢慢鬆手。或在水中抱住小寶貝,用語言安撫他(她),讓他們慢慢適應。實在哭鬧得兇,才把他抱起來安撫。隔一兩天又這樣遊,多遊幾次後小孩就適應了,也不會因為游泳怕水而啼哭。
資料來源: yaolan.com
發佈留言
很抱歉,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