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承擔後果的[自然後果教育]
自然後果教育是透過讓孩子承擔後果,以培養他們的德行,尤其訓練他們的紀律和責任感。但此方法跟懲罰有所不同,因為孩子有權拒絕聽從父母的指令,選擇承擔後果。換句話說,由於孩子有選擇權,所以他們也較容易接受這個規管方法。
什麼是自然後果教育
它是指教會孩子們如何為自己做出健康安全決定的最好的辦法。自然後果即是父母不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干預,讓孩子們自己去面對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直接後果。比如,你允許孩子晚上熬夜到很晚,而不是不休止的和孩子爭吵早點睡覺,那麼事情的結果就是第二天醒來時他可能會感覺很累。
後果可分為自然後果和訂定後果:
自然後果是由孩子的行為直接產生出來的結果,例如在冬天,孩子沒穿外衣,便容易著涼生病;或者下雨時,忘記帶雨傘,便會弄至渾身濕透。訂定後果則應與行為有連帶關係,是由父母預先訂定下來,或與孩子一同協議訂定的,如孩子提出而父母覺得合理的話,亦可採用孩子的建議。訂定後果的目的,是教育孩子從所經歷的後果中學會作出合適的選擇。
舉例來說,父母規定孩子要在七時半前完成晚飯,否則,孩子便自動喪失當晚吃甜品的權利 – 即承擔訂定後果。自然後果和訂定後果可兩者並存,父母可同時使用。從上述吃晚飯的例子中,自然後果是七時半後便不能再享用晚餐,晚一點會「肚餓」;訂定後果則是失去了吃甜品的權利。
不管某種行為背後帶來了什麼,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影響,它會影響到這種行為下次重複出現的可能。比如,孩子因為沒有完成作業而失去了特權,那麼他很有可能下次就會積極的去完成作業。如果孩子因為完成作業而獲得了獎勵,那麼他有可能下次還會積極的去做作業。行為的自然後果對孩子的行為會產生很重要的影響。
自然後果教會孩子們什麼?
自然後果幫助孩子們為真實的世界做好準備。它可以幫助孩子們思考自己做出決定以後可能會出現的結果。自然後果教會孩子解決問題、做出健康的決定以及幫助緩解家庭的緊張氣氛。當孩子們沒有承擔自然後果時,他們可能就會將精力集中在父母不願意讓他們這樣做而不是事情本身可能的後果。比如,當媽媽不允許孩子晚上熬夜時,孩子可能會將精力集中在媽媽很吝嗇,不允許熬夜,而不是去想如果自己睡的太晚第二天起床可能就會很困難這一事實上。
何時使用這教育方式?
自然後果在小一點的孩子身上效果不是特別明顯,因為過小的孩子缺乏對後果的理解。為了從自然後果中受益,孩子需要能夠將自己所學到的東西應用到以後的行為生活中。注意,父母必須要在安全的前提下,使用自然後果教育方式。
雖然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孩子並非受一次教訓,便能有所覺悟,改過前非,但是假如父母能持續執行下去,假以時日,孩子便能意識到自己作為群體一份子的個人責任,從而學會按規矩做事,顧己及人。
參考資料:
-《讓孩子高飛》一書
– baobao.sohu.com
發佈留言
很抱歉,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