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有沒有發現寶寶在2-3個月後就開始喜歡盯著自己的小手看,然後慢慢的把手放進嘴裡,開始津津有味的吸吮著,為此,很多家長會擔心,寶寶會不會將細菌也吃到肚子裡造成健康隱患。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吃手的具體原因。


對於寶寶吃手的問題,其實對於不同時期的寶寶來說,原因也是不盡相同的,常見原因如下:

  • 8個月齡內的寶寶,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他們隨著在逐步成長的過程中,開始萌生“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吃手這一舉動,就是寶寶開始探索的表現。
  • 而對於8-12個月齡的寶寶來說,吃手的現像多是由於出牙過程中出現的痛癢,而此時如果寶寶習慣了通過吃手來緩解痛癢的話,可能會對寶寶的牙齒骨骼和面部輪廓產生影響。
  • 如果寶寶在1歲以上,甚至在2-3歲後還喜歡吃手並且長時間的話,那麼爸爸媽媽就要注意是不是寶寶在身心上出現問題,如果只是偶爾在飢餓、無聊、焦慮、疼痛下等情況下吃手,那麼是無需多慮的,隨著寶寶的成長,吃手的現象就會慢慢消失了。

由於寶寶的手會接觸到一些臟東西,因此,寶寶吃手對健康是有危害性的,具體危害有:

  • 手:寶寶常吃手,小手浸泡在口水里,受到牙齒的壓迫,時間一久容易出現手指蛻皮、腫脹、感染、變形。
  • 牙:小手放在嘴裡,影響出牙,時間一久可能會引起牙齒排列不整齊,牙齒閉合不良。
  • 衛生:寶寶的小手東摸西動,粘了不少臟東西,一吃手,臟東西、細菌等就直接入口了,容易引起腹瀉、感染寄生蟲等。
  • 心理:如果寶寶形成了吃手的壞習慣,不僅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也容易產生緊張、焦慮、自卑、抑鬱等不良情緒情感,影響寶寶的心理健康。

一般來說,吸手指並沒有不好,但是必須謹慎觀察所帶來的影響,不要讓寶寶因為過分吸手指而影響到日後的健康。

在吸手指的過程中,如果剛好遇到恆齒生長,因為吸手指時所用力的方向,會讓牙齒照著不正確的方向生長,進而影響牙齒的排列、咬合,容易引發口腔問題。

  • 由於施力方向不當,嘴巴的上、下顎可能會因此變形。
  • 臉的外觀會隨著咬合不正確而變形,寶寶也許會因此被嘲笑,從而產生自卑等不好的情緒。
  • 因為牙齒排列不整齊,講話會漏風或咬字不清,造成講話不清。
  • 可能會把病菌帶入嘴巴,寶寶容易得感冒或腸胃炎。

在發現寶寶有吃手的習慣時,家長可採取以下措施,幫寶寶消除吃手的愛好:

1、對於1 歲以內的小寶寶來說,吮手指是一種正常的行為,就讓他好好享受一下“蜜”手指的滋味吧,不用去阻止他。

2、兩三歲寶寶的還在吮手指,可以採用讚揚的口吻對他說:「寶寶長大了,不吃手指了!」也可以告訴他:「手太髒了,不能放進嘴裡,否則要生病的!」

3、再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告訴他手指縫裡有很多髒東西,有會使人生病的細菌,還有鉛等有害物質,會影響健康。甚或可以和孩子一起在網上搜一搜,看看我們的手指縫裡究竟有什麼臟東西,這樣可以增加孩子克服這種壞習慣的動力和決心。

4、仔細觀察孩子在什麼時候比較容易出現這些行為。例如,很多孩子咬指甲是在做作業有困難時,家長除了提醒以外還要在學習上給予幫助;也有不少孩子是在看電視或無聊發呆時咬咬指甲,那麼家長就需要花一點時間多陪陪孩子,與孩子一起做手工等,既能減少咬指甲,又增進親子關係。

5、當發現孩子正在咬手指時,可以心平氣和地拉出他的小手,然後陪他玩一會兒,讓他小手忙得沒功夫塞進嘴裡。

6、如果在家無法幫助孩子把吃手的毛病改掉,可以帶孩子到醫院進行矯正。兒童口腔科可以採取很多措施管住孩子的不良習慣。醫生會根據孩子的情況來設計矯正措施,就像量身訂製服裝一樣。

 

原文:baobao.sohu.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