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頭髮少 ?點好?
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有一頭烏黑亮麗的頭髮,但現實情況卻並非如此。有些孩子出生時的頭髮就很稀少,有些到了1歲多還是只有少許毛髮,這讓很多父母感到焦急萬分。其實家長無需過度緊張,造成幼兒頭髮稀少的原因多半不會很嚴重,在幼兒1歲以前,只要針對下列2大重點定期檢查即可。
1、家族遺傳
如果確實擔心孩子的頭髮稀少,可先評估家族遺傳的可能性。如果父母雙親有任何一方的頭髮質量明顯低下,那麼幼兒的頭髮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
2、缺髮狀況
當我們在對幼兒的頭髮生長情況做出判斷時,應當先行了解幼兒的缺髮狀況,然後再對症治療。有些可能是局部短暫性的頭髮脫落,而有些則可能是根本就沒有毛髮生長,這兩者的嚴重性是有所不同的。
局部缺發:頭皮上某些區域的頭髮明顯較少。
圓形禿髮:頭皮某些區塊出現類似銅板狀缺發,看不見毛孔,且表皮相當光滑。
產生原因:
頭部毛髮處於不一致的生長狀況,所以會出現長短不一現象。
頭髮生長周期改變,原應是處於生長期,卻提早進入休止期,導致毛髮不再生長。
發生年齡:
視幼兒情況而定,一般而言,1歲之後就會慢慢一致。
幼兒及成人皆有可能會發生,可能是甲狀腺或是家族性的免疫力出現問題。
排除疾病因素,想讓寶寶擁有一頭健康漂亮的頭髮,後天的呵護就不可忽視了,需要爸爸媽媽的精心打理。
1、勤洗頭
保持頭髮清潔能使頭皮得到良性刺激,避免引起痕癢、起瘡,甚至感染,從而促進頭髮的生長。由於寶寶生長發育速度極快,新陳代謝非常旺盛,因此,6個月前最好每天給寶寶洗1次頭,天氣熱時,多洗1次;6個月後改成2~3天洗1次。注意選用純正、溫和、無刺激、容易起泡沫的嬰兒洗髮液,洗髮時輕輕用手指肚按摩寶寶頭皮,切不可用力揉搓頭髮,以防頭髮糾結在一起難以梳理,使頭髮脫落。
2、勤梳頭
經常梳理頭髮能夠刺激頭皮,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有助頭髮生長。
梳頭技巧:為寶寶準備一把專用梳子,方便時,就拿出來梳幾下。梳子不可過硬,最好選用既有彈性又較柔軟的橡膠梳子,以免損傷寶寶稚嫩的頭皮。此外,應順著頭髮自然生長的方向梳理,動作和用力要保持一致,千萬不可按照自己的意願,強行把寶寶的頭髮梳到相反的方向。如果媽媽喜歡給寶寶頭髮分界,應每隔幾天換個部位,否則,一直分界的部位頭髮會很稀少。
3、營養均衡
全面而均衡的營養,可以通過血液循環供給毛根,使頭髮長得更結實,更秀麗。因此,一定要按月齡給寶寶添加輔食,及時糾正偏食挑食的不良飲食習慣。飲食中要保證牛奶、瘦肉、魚、蛋、蝦、豆製品、水果和紅蘿蔔等各種食物的攝入與搭配,含碘豐富的紫菜、海帶也要經常給寶寶食用。
4、睡眠充足
寶寶的大腦尚未發育成熟,很容易疲勞,如果睡眠不足,容易發生生理紊亂,導致食慾不佳、經常哭鬧、容易生病,從而間接導致 頭髮生長不良。通常,新生BB每天要保證20小時的睡眠時間;1~3個月時每天保證睡眠16~18個小時;4~6個月時每天保證睡眠15~16個小時;7~9個月時每天保證睡眠14~15個小時;10個月以上每天保證睡眠10~13個小時。
5、多曬太陽
適當的陽光照射和新鮮空氣,對寶寶頭髮的生長非常有益。紫外線照射不僅能夠殺菌,而且還可以促進頭皮的血液循環。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這樣陽光中的紫外線不能透過玻璃;也不可讓寶寶的頭部暴露在較強的陽光下,以免曬傷。
原文: baobao.sohu.com
發佈留言
很抱歉,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