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產徵兆

越來越強烈、頻率越來越高的有規律的陣痛是比較確定的臨產徵兆。很多產婦會明顯感到小腹墜脹或者腰部酸痛。如果在臨近預產期忽然感到腰背疼痛的話,則也可能是臨產的徵兆。

臨產的另一個跡象是羊水破裂—之前也可能沒有陣痛。破水的時候,羊水可能是緩慢流出,也可能會大量流出。在羊水流出的時候,要馬上給醫生或助產士打電話,詢問一下下一步應該怎樣做。

對於有些產婦來說,分泌出黏稠的血塊通常也是臨產的徵兆。在臨產前的一段時間裡,陰道可能都會流出黏稠的分泌物,不會有疼痛感,也不會對妊娠造成影響。在血塊流出的時候,孕婦通常會注意到內褲上或者馬桶裡忽然有一大塊帶血的黏液。

如果產婦半個小時前就開始有規律的每5 ~ 7 分鐘陣痛一次,而且開始感到不舒服的話,說明分娩的時刻即將來臨。

產程分五個階段:

宮頸擴張期

在這一過程中,產婦宮口必須要開到大約10 釐米,以保證寶寶的頭能順利產出。這一階段的持續時間一般在1 ~ 10 個小時不等,甚至更長時間。宮口的擴張伴隨著越來越強烈的陣痛。在這個時候,你應該竭盡所能幫助妻子調整呼吸節奏,以減輕疼痛感。

過渡階段

過渡階段大多數需要幾分鐘(有時會稍微長一些),在這一階段,產婦宮口還沒有完全打開,但是已經有了壓迫感,此時必須要忍耐,直到宮口真正完全打開。很多產婦在這一階段會覺得“我不行了!夠了!我放棄了!”因此,這一階段也被稱為“絕望期”。此時她特別需要你的安慰,給她勇氣,幫助她調整呼吸。

分娩階段或娩出階段

如果產婦宮口已經全部打開,那麼伴隨著陣痛,寶寶也會從產道分娩出來。這個過程中的壓迫感是很強烈的。這時,在醫生或助產士的正確指導下,產婦就要利用這種腹壓主動用力。

正確的呼吸、大聲呼喊、尖叫可以增強產婦的力量。這不是軟弱的象徵,正好相反,它表達了一種巨大的力量,藉助這種力量能夠幫助寶寶順利降生。對很多產婦來說,採取站著、蹲著或者坐在產凳上分娩的姿勢會比較舒服 (鼓勵你的妻子多嘗試幾種不同的姿勢)。在產前準備期間,你肯定已經演練過各種分娩姿勢,也觀察或者使用過可能會用到的輔助設備。現在可以將你所學到的知識與妻子一起實踐一下。

寶寶降生了

要用溫暖的小毛巾包裹你的小寶寶,然後將新生兒直接放在妻子或者你自己溫暖的懷中。輕輕地撫摸你的寶寶,盡可能不受乾擾地享受與寶寶獨處的前幾分鐘。如果經醫生觀察沒有特殊情況,你們就能擁有一小段時間的安寧時光。

儘量讓寶寶在出生後的幾分鐘就練習吸吮,這個時候是媽媽練習給寶寶哺乳的好時機。你可以請求助產士在妻子第一次哺乳的時候給予幫助。如果你注意觀察,很快就能學會在家裡怎樣幫助妻子哺乳。

產後處理階段

儘管你和妻子已經把寶寶抱在懷中,但是分娩過程還沒有完全結束。理論上講,只有當胎盤、臍帶和胎膜全部娩出,才能對你表示祝賀。這一般會在分娩後5 ~ 20 分鐘完成。哺乳有助於胎盤的剝離,因為通過吸吮乳房可以形成催產素,它有助於產婦子宮收縮,因此會導致產後仍然會有陣痛。通常情況下,助產士會通過輕輕按壓產婦的腹部來輔助胎盤娩出,娩出之後,助產士需要仔細檢查胎盤是否完整。
本文摘自《新爸爸手冊》一書

分享到: